试用期工作总结
一、试用期主要工作业绩
6月17日,我从实习期转入试用期,相比之前实习期协助招聘的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和强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在试用期后期的一段时间中,不管对我的工作认真度、执行力还是完成度都有较大的考验。
试用期间,原本是安排协助培训负责人处理培训方面的各项事宜,熟悉相关的培训工作,后期则倾向于招聘基础工作的深化,现大致概括有七:
1、新员工培训与企业文化宣导:通过入职培训ppt的更新制作和一遍一遍的听取、了解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渐渐熟悉并能够独立完成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于新员工的需求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入职流程的明晰:通过对集团本级若干新员工的报到及入职手续的办理,梳理并熟悉了整个入职手续的过程,新员工信息的申报、劳动合同的签订、入职培训的实施等。
3、各店月报的汇总与报告:从第一次接触月报,到逐渐熟悉和运用月报是这个三个月收获较多的地方。一开始漏洞百出,效率低,理解不深,渐渐地意识到月报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目前正在对月报的数据准确性、合理性、统一性做加强,今后将逐渐从审核数据的准确性转向对关键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4、招聘工作的深入:从后期对招聘方面培养力度的加强,不仅从时间分配上和工作完成进度上都对我有更大的考验。在招聘人员方面,通过简历的搜索,较快地浏览并锁定合适的人选。能够对面试者有一个较深刻的电话沟通和面谈,能够从声音、眼神、形态来初步辨别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但在复试时领导的一些面谈观察中,我还没能够捉摸透需要注意和警惕的关键点。
5、时间管理:招聘工作总是阶段性,且不定时,很多时候在时间的控制和运用上显得更为重要。一直以来都认为事情总是被打断,不能一心一意全心完成好一件事,让我觉得困扰和郁闷。但是慢慢地,在各种敦促和辅导下,在时间管理和运用上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虽然进步的步伐偏慢,且实施起来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但是我相信在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下,对于时间的管理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6、沟通交流的效果:在hr体系内,通过几次hr活动及几个月来与子公司hr同事关于月报等工作的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能够较好地掌握交流技巧,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为后期工作上的深入交流奠定基础。在体系外同事间的沟通方面也能够较好的把握分寸,同事之间交流无大障碍和矛盾,轻松自在。
7、人员信息的强化:通过月报的审核汇总,以及为招聘、绩效、薪资等模块工作采集提取各类信息和数据,对各子公司人事方面的信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强化了对整个集团员工信息的敏感度。因此为其他人事方面工作的开展理顺了思路,增加了便利性。
二、试用期工作体会
试用期的三个月让我脱离了实习期轻松自由的工作状态,从各个方面都考验了我对工作的态度。从工作内容上来说,自实习期协助邀约面试、整理简历等基础招聘工作到进入培训领域的转变,让我着实有了更深的体会。
不同于前期实习的轻松,培训更需要靠自己的实力特长,而非认真就好。在学习的两个月中,先从月报的汇总中了解了每家店的大致情况,并在汇总的过程中体会到严谨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当初学时碰到的各种问题慢慢减少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确实有了进步。但对于月报的汇总和报告,目前仍然有很多迷糊的地方不能明确,是导致增加沟通时间和延误汇报的关键所在。此外,在月报的信息中,由于自己仍停留在审核人数和数据的准确性上,对于每个变化的捕捉和深层意思的理解根本没有深度,没有一个较警觉和敏锐的意识,也是
导致学习效果不够佳的原因之一。
在协助培训期间,我几乎走遍了每家店和大部分的培训现场。新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宣导,以及“赢在中层”、hr沙龙等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具体实施,都让我对培训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和体会。每一次组织培训,都会被要求说出组织的到位和不到位的地方,虽然每次被问及时可以说出一二,但是在事后总结方面自己确实还没有做好。除了对培训本身的总结(包括满意度调查、通讯稿、培训总结表)以外没有在多次培训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因此在自身培训组织能力上进步不大。
在培训的演讲表现中,经过一个月左右连续几次的锻炼和熟悉,基本能够掌握新员工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但是演讲的内容和格调基本不变,肚里墨水太少,自己创新的部分极少。原本之前还曾打算加入自己的内容,但实际表现出来的效果一般,且疏于对演讲素材的收集。现在忙于各种其他方面的事务,更加没有对培训做过多的用心了。
在试用期的后期,由于招聘方面的压力而对于培训已涉及很少,角色渐渐转向了招聘。重新拾起招聘工作一开始有些小紧张,但很快调整并进入了奋战状态,用一个星期敲定了一名司机,同时也对项目部工程师有了初步的了解。应招聘和急聘的人员陆陆续续进入我的工作范畴,大致上有了招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在绩效薪酬模块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却是从人员的基本信息入手,从信息的梳理、筛选和提取,对整个集团人员信息的梳理能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铺垫的作用。虽然在信息管理方面自己总不是很熟练和精准,方式方法上还有待改进,但是可以看到自己的逐渐进步还是比较欣慰的。
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从实习生到人事助理的岗位,内容多了,压力大了,工作面也广了。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逐步加强的过程,岗位从人事助理到专员,再到主管,这都是一个正常的规律。不管是在集团还是在子公司,通过这几个月的适应,再加上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从一个助理的岗位真正转变到专员的角色,届时我能够独立承担一部分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我会告诫并督促自己,对某些人力资源模块有较深的认识和较强的执行力,有自己主攻和擅长的工作内容。
以后,在2年半到3年的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够基本主导人力资源的各大模块,同时涉猎行政方面的部分工作。虽然我本意想专攻人力资源方向,但是行政事务也往往是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且和人力资源相互协调和促进,因此我并不排斥行政人事的结合和统一。我希望自己在3年左右的工作积累后能够撑起一个局面。
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观察与体验,我能够深刻认识到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并对其特殊性有一个比较理性的适应。可能在某些时候并不能理解服务行业或者因为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而有所畏惧,但这也正在检验我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心理适应性。有深刻体会才会有感悟,才有进步和思维的开阔。
四、个人的评价及辅导需求
个人的优势:
1、对于陌生或不熟悉的工作内容乐意去学习和研究,对于交代的工作任务会想办法尽快完成;
2、对于同事间关系的维护较为适宜,能给自己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
……此处隐藏3436个字……厦求职,相信到时能招到合适人员,缓解用工之急。另外,建议除了厦门人才网外可再开通其他招聘网站,如**人才网,这类网站对于招聘低层次工种人才效果较好。
回顾这四个多月的工作,我自觉对于本职工作都能尽心尽力按要求完成,并且工作熟练度较强。但执行力不够,对于需要自己完成的任务,都能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但是当工作任务涉及到同事或部门之间的配合时,有时会有所拖沓。究其原因,在于过分追求与同事的和睦相处,无法严格执行工作计划。但合作部门人员不够重视部门配合也是原因之一。
在接下来的2014年,我将会从过去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和公司一同努力成长。
第五篇:《如何做好hr年度工作总结?》[知识讲解]
既然年终总结对于各部门都非常重要,所以一定不能等闲视之。那么对于hr来讲,最需要关注的是年终总结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因此一定要将年终总结的撰写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对于hr来讲:
首先,年终总结是检视hr们上一年度绩效情况的文字呈现方式。
其次,年终总结可以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再次,年终总结是hr自我成长的工具。
最重要的是,年终总结是与企业领导者沟通的桥梁,让领导者了解部门状况,获取来年工作支持。
明确目的之后,撰写的原则就比较清晰了。
1、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对于年终总结,既要摆出数字及成绩来说明问题,又要在总结中给出非量化的评价。没有数据和量化指标支撑的分析是套话、空话、大话,而没有分析总结的简单数字罗列也不会有理论深度。这在汇报工作都是非常忌讳的。
2、过去和未来相结合。
我们做总结不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而要对所有问题的分析都要将着眼点放在未来。也就是说我们在总结上一年度工作情况的时候,不管是对问题的分析还是对经验的总结,其目的都应该是怎么样使来年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改进与优化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主题。
3、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将年终总结看作是上一年度最后一次与上级沟通的机会,将需要表述的一些内容写进年终总结里,不过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表述要清晰,表达要简洁,表现要到位。
当然年终总结的撰写也是非常讲究的。现在市面上流行很多年终总结撰写的格式、范本、模版等,给大家撰写年终总结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大家可以适当的参考。
那么总结来看,年终总结要写那些东西,怎么写呢?
首先,定位清晰:一份好的工作总结要根据自己所处的部门、所在的职位、所从事的业务范围来写,不要超越自己的范围。下属写上司的内容,财务写法务的内容都是不合适的。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定位;
其次,受众明确。要理清楚工作总结的受众群体是谁,年度总结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内容怎么来?从平时的工作中来。举个例子,深圳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自1991年成立,发展到如今,刚好的20年的时间。管理的物业遍及全国,拥有全资控股的10个分公司和800
多个管理处。在日常的业务拓展过程中,各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很难有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那么每年的半年度和年度工作会议,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该企业在半年度和年度工作会议上,每位分公司的总经理都要对半年或一年的工作进行一次述职报告。尤其值得称道的一点是,会议的最后会安排专门的时间(一般来说是半天),与会的人员针对分公司的总经理和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述职报告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到述职报告中的疑点、经验的分享和提炼,公司前一阶段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公司下一步的战略目标的厘清、确认和传达,以及对下一阶段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出预警方案。他们通过总结,发展了问题,分享了经验,总结了不足,理清了方向。现在这家公司发展非常喜人。
再次,层次清晰。年终总结要分为几个层面来做,有公司总体的、有部门层面的、还有员工层面的,最好能够像咨询公司做诊断那样,全面考量分析一年来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改进方向。
最后,抓住重点。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总结的重点在哪呢?这一点和年初的计划相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计划性一定要强,比如年初制定的招聘目标:招聘多少人、什么层次的、招聘的花费、预算是多少都要一一涉及;培训也是一样,准备针对哪些人做哪些培训、绩效管理体系如何完善、薪酬如何来发放等都要一步步做。工作总结要从计划出发,针对每一项工作展开分析,结合年初计划和公司的总体要求去系统地思考,才能写出比较好的总结。
这样思路清晰,脉络明确,不会像记流水账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总而言之,一份好的工作总结往往会给工作成绩锦上添花;一份差的年终总结做不好,即使业绩做的再好,恐怕也会使公司领导评价大打折扣。希望我们真正的重视年终总结,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埋怨中,形式里……
[案例回放]
李忠是广州某i t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该公司成立才两年,由于业务发展迅速,员工数量从2014年的60多人扩展到现在的150多人。
最近公司领导要他写一份2014年工作总结与2014年公司人力资源供给需求规划。李忠一下子紧张起来,去年就是因为年终总结写得太简单,结果被领导认为一年啥都没做,年终奖比别的部门经理少了一大截,还险些让老板动了让他走人的心。
其实李忠去年写总结的时候,虽然知道自己部门一年下来很辛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不好意思写进总结里去,所以就写得比较简单。鉴于去年的前车之鉴,他决心一定要把今年的年终总结好好写一写,但由于自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没几年,对如何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以前并没接触过,不知如何下手才好,担心自己花了心血写出来的东西空泛而不切实际,老板会不满意。他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其实,李忠遇到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每到岁末年初,如果问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最苦恼的是什么,十个有八个会诉苦说不知道如何写好年终总结和规划。
写得太简单,老板那里交代不了,也突出不了自己一年下来的辛苦和成绩;但有时候花了很多心血熬了几个通宵写出来了,老板要不就是一顿狠批,要不就是根本不重视,枉费一番工夫,还把手头的其他工作也耽误了。
[今日思考]
(1)年终总结如何写才能引起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思考鱼温馨提示]
(1)请各位同学自备word文档,用以记录每天自己对学习课本中思考题的想法!
(2)第二天,在《每日打卡总结》中,通过回帖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
(3)案例分析详见明日的《每日打卡总结》
推荐更多精彩文章:hr工作总结
hr工作自我总结
个人hr工作总结
2014工作hr总结范文
试用期医生试用期工作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