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

时间:2025-01-10 08:37:00
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此文共6293字]

2010年06月20日,习近平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医疗工作的现状主要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其中又以西医为最。近百年来西医由传入、发展、壮大到上升为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导致中医学的覆灭与消亡,而是有所发展,其间原因何在?同时又对新世纪何启迪?确实值得深入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医学的发展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有不少学者认为是迅速蜕变和消亡的趋势。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医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具吐故纳新而发展的一面。这种兼容新知、与时俱进仍不失为中医学发展的主流。本文试图通过对近百年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因素、方法、条件、方向、成就及众多医家学术经验等方面的探讨,来把握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规律,并揭示其对本世纪中医学发展的启示,以期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与繁荣。

中医学发展的底蕴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和积淀经历过漫长岁月,并且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无论是其众多的医疗技术发明或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都以这一文化背景为底蕴。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中医药学首先是一门人文科学,其次是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或者说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特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产物。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医药学理论成型和发展的根基。深入探索文化和中医药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一、中国文化传统

1、中国文化传统的概念: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内,从古至今,世代相传的,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民族特点。传统是指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中国文化传统是指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有的认为可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是由历史沿革而来的,世代相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2、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中国文化传统是在中国特定的地理、经济和社会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其核心精神为“致中和”。这种中和精神,是中国古代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它具体体现在:

(1)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要做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主导观念。无论儒、道、佛、墨,还是法、兵、农、医等各家,均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

(2)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就是要做到人伦和谐,即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和睦,以和为贵,即“人和”。这种中和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

3、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

(1)整体性:中国文化传统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事物,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整体观念。

(2)人文性:中国文化传统特别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形态中,传统伦理思想处于中心地位。重视修身,以修身为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

(3)承传性: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传统的继承,认为继承是延续的前提。因此,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始终有着一以贯之的承传性。在学术上,讲究“道统”,“师承”,视先秦典籍为判断是非的经典。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二、中医学以文化传统为底蕴之体现:

1、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中医学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去重视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人(生物、心理)—自 ……此处隐藏1006个字……:31px">(四)方药:现以桂枝汤为例,说明经典引申在方药方面的体现。传统上自仲景创此方至后世历代医家不断发展,使其具有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温阳养血通脉三方面作用,并有不同化裁及应用,使其用于一切外感表虚证、劳伤、妊娠反应、慢性眼病的恢复、慢性疮疡、重病恢复期、神经官能症等等。

二、兼容新知

(一)病因病机:近百年来,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运用科学技术对中医病因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例如在气象医学方面,国内医学界除结合中西医有关知识进行理论探索外,主要从调查研究入手,研究气象与疾病的关系。有人证实了关节痛的发作与气温、湿度、气压的变化有显著关系。天气变化的因素有二种:一种是周期变化,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另一种是非周期变化,主要是受大气环境的影响。探讨天气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过去往往采用个别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进行分析,事实上各种气象因素的逐日变化,主要是由于上述两种天气变化的影响。而且在大气环境中,人体往往受到各种气象因素综合的作用。这些观察对进一步研究“季节病”(每年某一定季节发生或复发的疾病)与“气象病”(某种天气情况下发作或病情加剧的疾病)也是有价值的。还有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中的病理学相结合认识中医病机学。中医病机研究主要是从阴阳失调、邪正盛衰以及气血失和等整体宏观方面进行分析与综合;现代病理学研究则主要是借助科学方法与技术从微观方面进行观察分析。若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既能使中医病机的研究更具科学说理性,又能使现代病理研究超越细胞或组织的单一模式,从而推动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病机研究的进展。

(二)诊断:以诊断微观化研究为例。诊断微观化研究是指采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在较深的层次上,对病情进行较为微细的检测,以求更准确地认识和辨识病证,更为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

从事微观化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针对八纲辩证、气血辩证之“证”进行,以阐明阴阳学说、寒热本质、气血理论;二是针对脏腑辩证之“证”进行,以解释脏腑病证的本质。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了生化免疫指标、电生理、微循环、阻抗血流图、血液流变、细胞分光、微量元素、病理形态等手段,从而大大扩展了中医诊断的思路和视野,获得了许多有益的资料。

(三)治疗:以桂枝汤为例,现代兼容实验研究发现,其治疗作用有:①清热和消炎作用;②改善消化系统功能;③解痉、镇痛和镇静作用;④改善心血管功能;⑤抗过敏作用;⑥双向调节作用;⑦使白血球内cAMP升高的作用等等。

 

中医学发展的模式

                       ——整体和谐模式

中医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员,必须与它们统一和谐,人要生存和发展,除了人体本身的和谐外,还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社会保持协调关系。如中医学之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之和而统一,五行之生克制化于一体,难道不都“和”而有序于中医学对人类健康的认识吗?

一、人体是有机的和谐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主动地适应自然,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如“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凡人居住之室,必须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入”(《备急千金要方》)等等,都是积极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具体措施,说明了中医学已经注意到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性

人生活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人不但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人—家—国整体和谐一致观,可减少无谓的矛盾争斗,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取类比象联系社会提出中医方剂之君臣佐使和谐一致的组方原则,体现治疗人体疾病如同治理社会一样,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协同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发展的模式,不单是孤立追求身体健康,而是追求“顺应自然——身心健康——适应社会”这样一种整体和谐状态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生命力。中医学发展的模式涵盖了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下的各个过程,它反映了人类对完美人生的追求。随着世界医学模式从“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使得西医学从传统的“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值此,强调整体和谐的中医学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要抓住契机,与时俱进,完善中医学之整体和谐医学模式。

《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此文共629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