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转型的背景研究(精选多篇)

时间:2024-12-22 22:58:07
煤炭产业转型的背景研究(精选多篇)[此文共13463字]

第一篇:煤炭产业转型的背景研究

煤炭产业转型的背景研究

 *市煤炭产业转型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市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进行了“有水快流”式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为繁荣*经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煤炭资源已进入衰退期,但煤炭产业在经济总量中还占有较大比重,2014年煤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14.4%,财政收入

中有26%来自煤炭产业。今后,如果煤炭产业不及时转型,将出现区域经济衰退现象。因此,推进煤炭产业转型,摆脱经济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实现煤炭产业渐进式退出,是*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煤炭产业转型的迫切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以低硫、灰分小、燃点低、耐磨性好、挥发分高、发热量高而著称于世。虽然资源丰富,但80以上资源划归了郑煤集团,划归地方开采的煤炭资源均是国有重点煤矿不能开采的小面积孤立地段或大矿采过后留下的“剩余资源”,经过前些年的充分开发,目前浅部资源基本枯竭。

(一)浅部煤炭产量将逐年下降,15年内将全部枯竭

根据2014年9月份的最新资源勘查结果,目前划归地方开采的浅部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在400米以内)储量为2.48亿吨,除去重大工程设施压煤、城市压煤等不能开采的资源,浅部可开采资源仅有1.49亿吨,可开采期限为15年。2014年资源整合后剩余地方煤矿84家,全部是浅部易开采矿井。现有煤矿中大部分企业剩余资源量不多,有近三分之一的煤矿已开始复采,每5年将有三分之一的矿井因资源枯竭而自行关闭。预计从2014年开始,全市煤炭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按2014年煤炭产量1200万吨推算,到2014年浅部煤炭产量可能下降到800万吨,到2014年可能下降到400万吨,到2014年将全部开采完毕。

(二)深层煤开采成本加大,新增生产能力有限

根据最新资源勘察结果,*市深层煤储量可观,地质储量4.07亿吨,可开采储量2.68亿吨。目前已勘探井田分布在曲梁、关口、崔岗、李岗等地,可建矿井仅有5个。深层煤深度均在450米以上,最深达800米以上。随开采深度增加,提升、运输、通风、供电、排水能力必须有相应提升,开采技术、安全措施、管理水平也必须有相应提高。因此深层煤基础投资数额较大,吨煤成本较高。以崔岗井田为例,其前期勘探投入已达1200万元,要建成年产60万吨的矿井,其基建投资概算为1.2亿元,基建周期在3年以上,从矿井投产到收回投资资金约需9.4年。如果深部井田建设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到2014年仅可形成100万吨生产能力,到2014年最多可形成210万吨生产能力。

二、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

*市煤炭资源开发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作为全国产煤重点县(市),虽然产量高,但大部分煤炭外销到其它地区,本地深加工能力有限。目前正在运行的发电厂仅有5家,且规模不大,2014年发电量不足4亿千瓦时。

(二)自身积累多,自我发展能力差

近几年来,*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很快,到2014年已突破100亿元,每年净增10亿元以上。新增储蓄余额中多来自于煤炭行业。许多矿主再投资意识不强,不愿把经营利润投入到非煤项目上。

(三)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过去,由于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煤炭开采对*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是环境污染。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对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二是地表沉陷。目前,由国家重点大型煤炭企业和地方煤矿造成的地表沉陷区面积超过了2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地表沉陷,导致2500户群众住房成为危房,许多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许多乡镇新建企业无址可选,许多农田无法正常种植,上百公里路面反复整修;三是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煤矿常年向外排水,造成全市地下水位下降,许多地方群众用水困难。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全市每年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整治,这给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三、煤炭产业的转型思路、转型方向、转型目标和转型重点

(一)转型思路

总体思路:煤炭产业转型“坚持两条腿走路”,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对煤炭产业进行整体创新,用“小转型”促传统产业新型化。另一方面利用煤炭产业原始积累,提前向非煤产业进行转移,用“大转型”促新兴产业规模化。通过“小转型”和“大转型”组合搭配,推进煤炭产业循序渐转,逐步降低煤炭产业在经济的比重。

“小转型”是在现有煤炭产业基础上,拉长煤炭产业链,并把煤炭产业链做“足”、做“强”。

“大转型”是提前发展

第二篇:我市经济转型的背景研究

近几年来,*市围绕“打造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工作设想,并且通过制订规划,推进转型来加快经济发展。作为2014年三大规划(“十一五”规划、经济转型规划和激活民资规划)之一的经济转型规划将勾画出*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蓝图。一、*市经济发展情况

*市是

河南省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扩权县(市)。全市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03个村委会、27个居委会,人口75.5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

改革开放以来,*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综合开发,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以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传统产业为支柱,化工、服装、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多业并举的工业体系,基本完成原始积累和一次创业,顺利实现了由农业县(市)向工业县(市)的跨越。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20.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84.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645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953元。全市经济进入了加快转型、全面提速的新阶段。总结*市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大。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三个指标,在河南省县(市)中分别排第五、第三和第二位,综合经济实力两年来均居全省第二位,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2014年在全国县(市)中居169位。

二是集群产业经济优势明显。全市主要工业企业超过1300家,四大支柱产业近1000家。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近8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近70%。并且出现了超化耐材、大隗造纸、曲梁服装、白寨建材等一些专业乡镇和特色经济群区。耐材产 ……此处隐藏9348个字……分析了煤炭产业转型的方向,并提出了转型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产业;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伴随着gdp的成倍增长,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在经济发展还很落后的盘县来说,体会尤为深刻。

一、盘县煤炭产业现状

煤炭产业是盘县的支柱性产业,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及其附属产业,经济结构非常单一。

一是煤炭产业是盘县的支柱。凭着煤炭产业这单一的经济结构盘县2014年以前每年平均gdp的涨幅均达到了12%,煤炭及其附属产业收入占全县gdp的80%以上,煤炭产业为盘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小煤矿大量无序开采,使煤炭资源严重浪费。一些非法开采和技术落后、缺乏安全条件的小煤矿遍地滋生,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盘县共有小煤矿150多座,具有“多、小、散、乱”的粗放发展格局,多年来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三是煤炭产业所带来的污染是触目惊心的。在高碳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盘县的环境质量之差在全省也是“闻名遐迩”,2014年以前在全省重点地区城市空气质量考核中,盘县被列为全省污染最严重的“黑色县”。四是产业结构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过去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环境下,盘县走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盘县传统的经济结构已不能适应全国宏观发展的要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盘县保持迅速发展的重点。

放眼世界,和盘县有着极其类似经历的德国鲁尔老工业区却依旧焕发着蓬勃的朝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经济结构单一的重工业地区的发展弊端,果断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鲁尔地区逐渐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由此可以看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传统工业区得以生存并发展的根本方法。

二、“低碳经济”的界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实质内容对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

如今,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国,已经开始加大力度降低“c”排放。而盘县作为中国江南煤都煤炭能源重点县,如何诠释低碳概念,形成环境与经济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是现发展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盘县实现煤炭产业转型的建议

(一)煤炭产业转型的优势

不可否认,以高碳产业应对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构建低碳生活,盘县将面临更大制约和更高门槛,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更大,内涵更广,任务也更为艰巨,压力更大。虽然对盘县而言,无碳产业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非常低,但却有着丰富的低碳能源供应经验并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供应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是未来的主导方向。首先,盘县有着丰富的焦炉煤气、煤层气(也就是俗称的瓦斯)气资源。其次,盘县境内对外的输送供应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当中。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完整的输送体系之后,将为盘县焦炉煤气、煤层气的输送提供保障基础。基于这些,盘县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大有可为的。

(二)煤炭产业转型对策

1.盘县为煤炭产业转型所要做的努力。一是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近年来,盘县政府相继出台了《盘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盘县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电力能源供应结构,提升电能转化和输送效率、淘汰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开发利用煤层气、提高环境绿化率,维护自然的碳汇能力等。二是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四化”建设。2014年盘县在六盘水市率先开始了煤矿兼并重组,矿井企业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告别“多、小、散、乱”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告别一煤独大对经济发展的桎梏,形成煤炭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能耗。到2014年,全县将形成1个年生产能力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 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11个年生产能力1 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对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产生了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拉开了煤炭产业转型的序幕,为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迈出了重要一步。

2.煤炭产业的转型方向。从目前的能源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可能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等层面看,盘县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盘县拥有全市50%以上的煤炭开采量,全市gdp的80%全是由煤炭及其附属产业所产生的,短时间内抛弃煤炭等高碳产业并不现实,所以盘县首先要在“多元化、低碳化、科技化”上下工夫,逐步形成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重点培育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鼓励发展清洁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推动产业格局的转型与升级。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从单一的煤炭产品延伸到新型、环保、低污染的清洁煤气化产品,发展煤炭下游产业,提高资源加工深度;扩宽技术体系,综合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产生新的效益,构建“资源-产品-废物-废物再利用-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形成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低碳”产业结构,最终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经济”链条。其次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并努力争取自己研发。注重培育和扩大煤炭科技的人才的培养,提升科研力量,大力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全力推广清洁煤气化和清洁煤技术,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煤炭开采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大

投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经济增长点,达到煤炭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为更好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要利用税收杠杆,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化税收,采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支持企业发展转型,提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效率,促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盘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煤炭行业转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符合盘县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促进经济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圣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j].时代经贸,2014,

(12)

[2]丁丁.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3).

《煤炭产业转型的背景研究(精选多篇)[此文共1346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