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合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同合村党支部隶属于泰来县和平镇党委,下设4个党小组,有42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支部班子成员5人。属于农村党组织。
多年来同合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带领村两委班子勤政务实,励精图治,党员群众拥护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合村从曾经人均收入仅2000元左右的贫困村快速走出了贫困行列,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300元。全村先后荣获“泰来县2010年度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先进村”、“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等多种荣誉称号。
一、落实首责主业抓党建
村支部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全面引领,采取积极措施抓班子、带队伍。一是依托活动载体,狠抓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把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作为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手段,让党员教育管理在全体覆盖、保证时间、内容丰富和实效显著四个方面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凡是每月召开的支委会,每季度的支部会、党课以及每月第一个周五的“主题党日”,都要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政策法规、十九大报告,让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在学习教育中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了方便解决实际问题,村支部常把“三会”开到问题一线,把党课上到田间地头。年初以来,先后有5次支委会、2次支部会都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会议开到房屋维修现场,开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从环境卫生治理、“小院经济”等方面,专心细致地做好惠民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把严肃的政策传达转变为活泼的工作讨论,通过支委会、支部会先后研究解决了46户贫困户房屋维修改造难题。每季度的党课也有所创新,由以往支部书记“领导带学”逐步转向普通党员“轮流讲课”,最大程度地调动支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扩大教育管理覆盖面,对全村外出务工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都明确了包保联系人和责任分工。通过微信方式向流动党员传达上级要求、支部工作动态;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建立上门送学,征求老党员对村里工作的建议。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化、责任化,让不能及时参加活动的外出党员、在家老党员依然感到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存在感。二是依托平台建设,狠抓党员创业带富。近年来,村支部把促脱贫作为强党建的主要目标,按照县委组织部提出的党建促脱贫要求,以鼓励党员创办合作社、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农业项目为依托,建立“党员+基地(项目)+农户”创业带富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强化技能实践和协调资金项目等方式支持党员创业带富。同时,创新党员发展机制,把鼓励党员创业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相结合,在创业能手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从而不断地提高党员干部对创业带富的思想认识、致富技能和带富本领。通过建设党员创业示范基地,不仅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截至目前,全村先后建成姚士权等3处“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其中玉米、水稻种植大户2户、养殖大户1户,已经挂牌的创业示范典型有1处,已有23户贫困家庭在示范创业基地带动下实现脱贫。三是依托活动阵地,狠抓党员服务引领。结合当前的脱贫攻坚任务,村党支部本着“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设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在卫生治理、民主理财、民事调解、科技致富等12个领域中,组织全村党员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建功立业争先锋”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所有上岗的无职党员在卫生保洁、互助养老、调节纠纷等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坚持勤政务实抓脱贫
同合村是贫困村,脱贫出列是我村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2015年由村党支部书记领办了同合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合作社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可提供短期、长期务工岗位60余个,通过资产收益分配、土地流转、提供务工岗位等方式使农户增收3-5万元左右。2019年,村两委协调县人民法院与村委会共同筹资,在郑炮铺屯建成30亩果园一处,栽种果树2000株,每年可产生收益10万元,可带动贫困户50户。在整个脱贫攻坚期间,为了尽早让村民住上暖屋子、饮用安全水,解决问题从不过夜。在人手少、任务重情况下,硬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473户房屋、606户自来水建设任务。在“三通三有”建设期间,为了及早建完400千瓦光伏电站、60平方米卫生室和5处休闲广场,为了尽快打通9.327公里水泥路,党支部尽职尽责,前后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所有建设项目。在2020年巩固脱贫质效期间,结合每户贫困户实际情况,组织在家的46户贫困户发展“庭庭园”经济,依托县法院与农户签订定向生产,通过消费式扶贫,保证贫困户种的好、养的好、收入好。三年来,全村50户贫困户通过落实县委八项扶贫政策已经实现了全部贫困户脱贫,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实施一户一策,落实巩固提升5个指导意见,确保所有贫困家庭持续稳定增产增收不返贫。
三、注重基础发展惠民生
一是发展基础产业。2015年,村两委积极争取旱改水项目,先后改造水田20000余亩,每亩水田较旱田增收500元,每年可为全体农户增收10余万元。2016年落实机改电项目覆盖范围达30000余亩,每亩可节约开支30元,每年总计可减少投入90万元左右。二是注重基础建设。近年来,全村完成生态造林面积300余亩,仅2018年村屯绿化就投入10万元,种植唐琪、银中杨等行道树2000余株。2019年,协调县法院出资修造排水沟3000米,争取项目完成中心屯整屯道路硬化,全长2500延长米,2020年,为彻底消除残垣断壁,提升整体工作进展,投资130余万元对全村所有残垣断壁进行拆扒,并统一更换为铁艺围栏。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的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三是倡导乡风文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攀比心理以及等靠要思想。通过党员带头,全村6户有高考考生的家庭不摆学子宴,丧事从简、喜事新办也成了所有村民的共识,同时我们结合“三奖评”活动和“三支队伍”建设,使文明整洁、孝老敬亲、脱贫致富成为每一个家庭的目标,让想劳动肯劳动的人劳有所得。自2017年秸杆禁烧工作开始我村均高标准完成县镇两级政府要求,2018、2019更是零火点,现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打包秸杆出地,落实补贴政策,群众对秸杆禁烧,秸杆打包也是普遍认可。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县人民法院出次3.5元,村级自筹7万元,共计投入10余万元,开展两次大规模彻底的环境卫生整治,共计清理垃圾约300余立方。结合镇党委提出的“四解一提升”工作,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支部书记、党员带头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力求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增加集体成员的归属感,先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16件。
文档为doc格式